暑期實踐 深入生态種養,助力鄉村振興

發布者:薛璟發布時間:2020-08-16浏覽次數:935


夏日炎炎,蟬聲陣陣,河海大學伟德bevictor中文版“洪金灌區生态種養模式”調研團抵達位于江蘇省淮安市洪金灌區的紫京有限公司洪澤分公司,于202086日至810日期間開展暑期社會實踐。調研團的指導老師包括我院陳菁院長、研究生輔導員曾欣,成員包括18級碩士蔣姣、趙思遠、吳壯壯、李雪純和18級本科生劉源、高啟賢同學。為期5天的實踐如白駒過隙,但調研團始終秉持艱苦樸素、勇于探索的理念,親近鄉村、深入田間。溫熱的風中,是汗水的氣息,更是收獲的慰藉。


初抵紫京有限公司,了解生态種養概況

到達目的地後,調研團參觀了周圍的生态種養模式示範區,并與紫京有限公司的負責人進行了初步的交流,了解了該公司的大緻情況。社會實踐的第一天,雖是舟車勞頓,但絲毫未減調研團的滿腔熱血。在看到勞動人民揮灑汗水的身影後,調研團更加堅定了助力鄉村振興,不畏艱難、勇往直前的決心。


會見相關領導,初入稻田深處

調研團在紫京有限公司洪澤分公司的會議室内,與洪金灌區管理所的孫海波主任、陳士亮主任和紫京有限公司張師榮副場長展開了友好交流。調研團了解到,洪金灌區屬國家大型平原自流灌區,橫跨洪澤、金湖兩縣(區),耕地面積42萬畝,設計灌溉面積34萬畝,有效灌溉面積31.4萬畝。

之後,調研團在紫京有限公司張士榮副場長的引導下,實地走訪了紫京公司所屬稻田,了解其基本情況,并在衆多稻田田塊中,篩選出了傳統水稻、稻鴨立體種養和稻蝦立體種養的典型研究田塊以便後續深入研究。


走進三河示範基地,了解稻蝦共生模式

調研團在參觀稻蝦綜合種養模式示範區後,向稻蝦基地管理人員了解稻蝦共生模式的具體情況,包括蝦苗投入量、投入時間、水稻和龍蝦産量、投入産出等内容并深入田間察看蝦稻生長情況。三河鎮稻蝦共生示範區面積1300畝,稻蝦綜合生态種養可有效控減農藥使用量50%以上,降低化肥使用量20%以上,有利于保障食品安全,改善農業農村生态環境。


走進三河示範基地,了解稻鴨共生模式

調研團向稻鴨基地管理人員了解稻鴨共生模式的具體情況,包括鴨苗投入量、投入時間、水稻和生态鴨産量、投入産出等内容并深入田間察看鴨稻生長情況。三河鎮稻鴨共生示範區面積1545畝,每畝平均投放5~8隻鴨,在水稻分蘖中期投放,在水稻抽穗前收獲,在此期間水稻田間保持10cm左右水層以及農渠保持較高水位供鴨子活動和覓食,在稻鴨田四周建有防逃逸網,在稻田南北兩側建有鴨舍,供鴨子栖息和補充投喂飼料。通過稻鴨共生模式的培育,提高了經濟效益。


實地調研典型田塊,了解傳統水稻種植

調研團對傳統水稻種植的兩處典型田塊的基本情況進行了調研并了解到,有機稻田約2000畝,于522日插秧,11月收割。施用有機肥和菜籽餅,在泡田期前一個月使用長效有機肥,插秧後不施肥,不打除草劑和農藥。為抑制雜草叢生,需要在田間保持淺水層,故灌水量相對較多。常規稻田是洪金灌區所占比例最多的種植模式,約26.92萬畝。正常使用複合肥,打農藥,約623日插秧,與有機稻基本同時收割。由于生育期比有機稻短了約1個月,灌水量相對較少。在調研傳統稻田的同時,團隊成員發現了洪金灌區目前尚存的一些問題,并根據自己的專業知識提出了相關想法。隻有牢記并實施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節水方針,高效利用農業水資源,才能真正實現農業節水,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農水鄉心,情系河海

光陰似箭,轉眼社會實踐便來到了尾聲,在這短暫而又充實的5天時間裡,調研團收獲頗多,不僅了解了傳統水稻種植、稻蝦綜合種養、稻鴨綜合種養模式的特點,在深入田間的過程中也發現了灌區尚存的問題。“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書本中的知識終究是理論基礎的鋪墊,實際往往與理論存在差距,隻有真正地親身體驗、走訪觀察,理論聯系實踐,才能有更深入的理解。經過這次實踐活動,調研團将繼續秉持河海人“艱苦樸素、勇于探索”的精神,心系農水,為鄉村振興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Copyright © 伟德bevictor中文版 - bv伟德官方网站 版權所有
聯系電話/傳真:(025)83786921    地址:南京市江甯區佛城西路8号    郵編:210098
學院郵箱:ngy@hhu.edu.cn
Baidu
sogou